近日,虹口组织残联“追红标”射击技艺外活动,在深秋顺利完成多伦路。他带领残障摄影爱心队20余名学生用光影重温左翼对联和李白烈士的红色足迹,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无声行军”。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是中国荣荣作家联盟纪念馆。青砖红瓦之间,石库门巷仍保留着1920年代的原貌。纪念馆里,听障人士于先生举起了相机。 “可以在广角端稍微低一点的角度拍摄,这样可以拍到上面的牌匾和门的拱形装饰,可以利用透视效果来增强画面的深度。”余先生在专业摄影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参数和构图,随后对准门楣上写有“中国艺术大学”的六字牌匾按下快门,连续捕捉牌匾在各种灯光变化下微妙的光影效果。活动现场,标识语翻译人员同步翻译了现场志愿者讲解的拍照技术指南和纪念馆历史背景,让拍照组的同学们更好地“触摸”历史。随后,队伍迁往李白烈士故居。这座三层小楼是隐秘战线“空中使者”李白的秘密电台所在地。摄影组的同学们聆听了李白夫妇上阁楼送报、被捕、生命垂危的感人故事。傅先生用手机微距模式拍下了阁楼木梁上铅笔写的“1947”,并配上文字说明:“最后一组电报”他一生送来的,现在我不断送来的像素。”“建筑是一个坚实的运动,也是一个红色的年轮。”摄影导师在准备本次活动的外景照片时,特别设置了“中西对话”的拍摄任务——要求参赛者在同一张照片中表达“多伦路特有的花朵+罗马柱”等混合符号,隐喻红火的混乱。 “我们希望以摄影为媒介,让残疾朋友从‘接受者’转变为‘红色故事讲述者’。”一位区残疾人工作人员说。据悉,今年,区残联围绕“中共四大”、“左联中华会址”等红色地标,多次组织“海派红韵”系列残疾人合影团文化行走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城市血液中持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