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深度洗牌:年内11张牌照被取消,资本争
发布时间:2025-10-20 09:12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非银行支付行业整合清算浪潮仍在持续。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数据显示,年内有11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牌照被注销。与此同时,行业龙头机构通过增资、并购等方式增强实力,资本流向清晰勾勒出行业未来价值的坐标。 “冰与火”的格局凸显,一方面,行业“退出”正在加速。年内德实控股、中汇电子支付等11家机构黯然离场,反映出中小机构在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生存挑战。华南某支付机构向记者透露公司通过出售部分股权引入新股东,旨在优化结构、增强资本实力,以适应新规。 另一方面,产业整合、资本集中趋势明显。上海福友支付、拉卡拉等龙头机构纷纷加大大股东持股比例,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自央行发放牌照以来,共有271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牌照,截至目前,幸存机构数量已减少至164家。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初步分析指出,支付行业已从扩张期进入整合清算的深度洗牌阶段,强者将不断强化。苏溪智研高级研究员苏小睿也认为,支付机构已积极拥抱监管通过增资、高管变动等行动增强竞争力。新规提高了门槛,行业从规模到质量的深刻洗牌背后,是监管规则的持续收紧。 2024年7月,《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将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统一为1亿元,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博通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分析称,这一变化反映出行业正在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支付牌照加速向有生态、有形势、有合规能力的实体倾斜。行业结构趋于稳定,但分化加剧。跨境支付与“支付+”哈已经成为一片蓝海。国内传统采购市场萎缩的同时,新的增长点正在涌现。跨境支付正在成为资本追逐的蓝海。今年以来,连连数字、新世界、夜卡、PayPal等机构通过收购或独立申请等方式密集获取各国支付牌照,加速全球布局。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连连数码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7.9%,实现大额盈利,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博通金融行业分析高级分析师王鹏博表示,资金流向永远代表着价值的坐标。未来,支付机构必须回归本源,依托“支付+”战略,向B端产业链拓展,进入供应链金融、Saa等高附加值赛道S 服务和跨境支付。苏溪智研高级研究员苏晓锐认为,在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支付出国”已成为重要趋势。未来,支付机构需要提供深入的场景服务,打造以科技能力发展为重点,提供更多创新、更高品质的支付产品和服务。 (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