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记者袁继荣】印度首都新德里近日启动了多次人工降雨实验,以缓解冬季日益恶化的空气污染问题,但效果有限,并引发争议。据《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快报》等媒体11月1日报道,新德里政府与印度坎普尔理工学院合作,于10月下旬使用两架飞机在该市投放含有碘化银和氯化钠颗粒的燃烧弹,试图引发降雨。但由于云层薄、湿度不足、降雨量少,原定的后续实验被暂停。
印度媒体称,每年冬天新德里的雾霾问题尤其严重。冷空气导致田地燃烧,工厂和车辆排放的废气残留在地表。近日,我市PM2.5浓度一度超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建议限制为20次。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全球健康》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估计,2009年至2019年,印度有380万人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印度环保人士坎达里认为:“只有消除污染源,才有可能控制空气质量。”在“人工降雨争议”的背景下,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团队分析了2011年至2021年的气候数据发现,新德里冬季气候干燥,湿度极低,不具备持续人工增强降水的条件。即使理论上实现降雨,效果也只能持续1至3天,空气污染水平会迅速反弹。报告还强调,人工降雨成本高昂,科学上不确定,对污染源没有实际影响,不应该作为控制污染的主要手段。新德里空气污染严重。报告参与者、印度理工学院德里教授加尼表示,印度政府应重点推动清洁燃料的使用、改善废物管理、严格监管排放。 “除非污染源得到控制,否则污染物浓度实际上不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