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白媛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据《印度时报》11月6日报道,出于安全考虑,印度已开始禁止国内广播公司使用中国卫星服务。报道指出,印度国家太空推广和授权中心拒绝了几家与中国有关联的公司继续向印度用户提供卫星服务的申请,称这是“地缘政治不稳定时期加强针对北方邻国的安全预防战略的一部分”。印度《经济时报》称,由于印度太空监管机构的改革,现在所有外国卫星都必须向印度国家太空推广和授权中心申请许可,才能继续在印度运营和提供服务。目前,Intelsat、Starlink、OneWeb等欧美公司已获得继续提供通信和广播的许可印度的服务。不过,中国公司提交的申请大部分被拒绝,个别卫星获得授权,但只能服役到明年3月。消息人士称,从明年3月起,Zee和Jiostar等印度广播公司将不得不改用卫星通信卫星或Intelsat卫星。 Zee 发言人证实,该公司已于今年 9 月转换服务。 《经济时报》报道称,作为中国公司在印度的授权合作伙伴,Inorbit Space总经理戈希尔表示,近几个月来,该公司及中国公司管理层与印度国家航天推广和授权中心以及相关项目管理办公室举行了多轮会议。尽管监管机构承认这家中国公司在过去33年里对印度做出的贡献,但没有给出拒绝长期许可证申请的理由。戈希尔表示,这家中国公司没有v印度境内的违规行为,过去所有的上行都经过了包括印度内政部在内的各个部门的批准。
《印度时报》称,由于此前能力有限,印度不得不允许包括人造卫星在内的所有国际卫星为印度用户提供服务。随着太空对于国防变得越来越重要,印度开始支持本土卫星和相应支持设施的发展。印度国家航天推广和授权中心表示,印度航天经济增长强劲,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440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从2%增长到8%。通信和广播业务预计将成为航天工业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印度“印度主谋”网站分析称,强行转让卫星服务的举动表明印度正在推动加强数字主权和发展降低外部脆弱性的风险。它还向国际卫星运营商发出强烈信号,表明印度将安全置于传统商业安排之上。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11月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在卫星服务等领域推动与中国“脱钩”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新德里在中印地缘政治竞争背景下为减少所谓战略依赖、确保国家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去风险”行动的一部分。钱峰表示,印度有人认为,在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太空已成为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关键安全领域”。使用潜在对手国家拥有或与之相关的卫星基础设施可能会带来数据泄露的风险或服务中断。此外,移居印度还有支持当地产业的考虑。通过行政手段打造球顶卫星服务市场,是“印度制造”在航天领域进步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