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思考中国》杂志网站10月11日文章,原标题:香港新转折:从通往西方的门户到通往中东的桥梁。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在香港举行。论坛指出,香港已从共建“一带一路”的前哨站转变为活跃的欧亚联通伙伴。除了推动海湾地区与中国及亚洲地区的投资、贸易和变革合作外,香港现正利用专业服务和完善的生态系统,共同创造金融、科技、基建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机遇,将自己定位为跨区域经济的战略桥梁。虽然过去香港经常与伦敦和纽约等西方金融中心联系在一起,但这一愿景进一步转向中东,反映了香港在现实世界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区域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促进它们。香港与海湾地区国家关系的加强与北京的战略调整密不可分。 201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能源合作等一系列外交举措,深化了与海湾国家的伙伴关系。然而,国家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持续的联系需要能够积极管理资本、运营和风险的合作伙伴,而这正是香港价值被破坏的地方。
香港作为金融通道、监管和法律门户、变革枢纽和软电力桥梁,积极塑造经济和文化生态系统。这些文件强化了中国的多极愿景,同时为海湾合作伙伴提供了优先进入中国的机会。香港的关系与中东特别是海湾国家开展多维度合作,在金融、贸易、科技、旅游、文化等领域共同创造价值。对于依赖碳氢化合物不同的海湾经济体来说,香港提供了值得信赖的法律和金融体系;对于中国内地企业来说,这是进入中东市场的安全切入点;对于海湾国家投资公司来说,它是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将帮助他们进入中国资产市场。通过摆脱对跨大西洋贸易的依赖,香港融入了与亚洲和中东相关的多极伙伴关系网络。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香港将成为21世纪的枢纽城市——东西方、南北半球、中国和中东、金融和文化的交汇点。 (有一套约翰·卡拉布雷斯,宋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