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系统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推动“文化旅游+各产业”、“各产业+文化旅游”联动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领略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旅游产品越来越多,旅游体验越来越好。五年来,情况丰富、经验丰富,旅游景区、度假村、休闲街区规模提升、品质提升,乡村旅游多地开花,特色线路成链,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全国美丽的地方有很多,但这里的风景却是独一无二的——旅游景点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全国新开5A级旅游景区58个,新增A级旅游景区约2600个级旅游景区。全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1.65万个,县域覆盖率提高到97%。与此同时,美丽地方的产品业态、服务品质、旅游体验等方面加速更新升级。北京八达岭长城推出夜游模式。游客不仅可以夜间登长城欣赏“辉煌金龙”的美景,还可以观看“战舞迎客”等主题表演,参与NPC角色互动。八达岭长城夜游项目开业以来,10月7日接待中外游客超过83万人次。无锡惠山古镇实施景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设计了湖心舞台、滨水长廊、林下花道等新场景。这里成为了电影的拍摄地之一202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晚会。
旅游度假区功能齐全。全国新增40个国别旅游级别,住宿、餐饮、购物、保健、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海底世界、海上运动中心、游艇码头等滨海度假设施。这使得buong利用海域、滩区等公共空间,打造游艇、帆船、潜水、垂钓、展览、婚庆等业态,形成了腹地、沙滩、海上、海底全方位的立体产品体系。浙江德清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了优质民宿经济。 20余家“老外民宿”、近900家民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游览和娱乐区经验丰富。文化和旅游部已推出4批204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00多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获得各省区市认定。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区内,水陆交融的江南城市风貌、附近的河街、白墙黛瓦都保存完好。这里点缀着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店概念、充满中国风情的汉服体验中心、还有歌、酒、故事的小酒吧。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区内,永和鱼丸、同里肉眼、聚春园等老字号映入眼帘,油伞、牛角、肠衣等店铺充满闽南韵味。乡村魅力无穷,游客众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最近,浙江省地岗村、江苏省东洛村、贵州省皇岗村、四川省吉卡依村4个村庄被联合国旅游组织评选为第五届“最佳旅游胜地”。截至目前,我国“最佳旅游乡村”总数已达19个。我国新认定国家乡村旅游村镇597个,总数达到1597个。文化部“四时乡村旅游美景”精品线路正在串联特色主题乡村景区,与游客共同见证“春生夏长、万物齐展”,体会“乡村是博物馆”,体验“稻花香述美好年华”。美景环环相扣,旅行“随图就知道”,主题路线精彩刺激。 “百大红色旅游”“建党百年SM路线”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带领游客“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近距离接触大国重要武器、感受中华力量”、“体验扶贫助农成果”。10条黄河主题国家旅游线路、40条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 线路、10条长江主题国家旅游线路、38条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以“场景文化、场景化、规则化、路线化”的设计,全面展示黄河沿岸的地质奇观、水利工程和城市景观。 “读李白·游中国”“读苏轼·游中国”中国文化旅游主题 带领游客追随诗人的脚步,读万卷书,行万里。文化帮扶科技强化 五年来,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更新,沉浸式体验更加丰富。用文学塑造旅行,用旅行凸显文学——“带着名著去旅行”创新业态。人们喜爱作家关于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旅游体验的作品,爱上作家笔下的神奇文化、神奇山河、人间烟火。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发起“精品同行”倡议,联合社会各界打造“精品同行”新业态。辽宁深挖《临海雪原》等文学IP源头转型把文字的记忆变成可知、可知的旅游产品,让经典在现实中绽放光芒。 “非遗旅游”已成为流行趋势。元宵节赏灯、端午包粽子、双节爬山等习俗,让传统节日有了仪式感。太极拳、八段锦已成为社交平台上流行的“养生秘诀”。荣昌卤鹅、柳州螺蛳粉、沙县小吃、唐山宴……“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地的名片。在广州永庆坊,非遗工作室、非遗创意文化店随处可见。游客可以体验光彩、光绣、橄榄雕刻、舞狮等十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艺术博物馆每天都有粤剧表演,还设有数码展厅供参观者在线了解粤剧文化。 “影视剧旅行”经常成为热门话题。 “我的阿勒泰”欣赏新疆旅游。天津哪吒镇、四川哪吒宫都是通过《哪吒2》走红的。出境地“山东红嫂旅游站”与吸引游客打卡的《万物》NPC对接。依托《生命之树》等热门剧IP,携程推出了10条特色旅游线路,将两条具有经典拍摄地和主角的线路改造成游客可以体验的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演艺旅游产品不断亮相城市,唯红楼梦戏剧幻城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中国戏剧体验的空间,成为新的热门目的地。歌剧、舞剧、音乐会、音乐会、脱口秀成为人们“进城”的理由。有一个无线文化创意产品种类齐全。中间区和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设立文创商店。 100多家文创试点单位开发出14万余种文创产品,引领旅游“新国潮”。 《故宫日历》已连续出版17年,累计发行量超过850万册。国博凤冠冰箱贴上市一周年,累计销量突破200万件。甘肃省博物馆的玩偶“马飞燕”走红网络,淘宝旗舰店每月销量超过15000件。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推出了城市礼品品牌,设立了城市礼品店。产品文创、地方特产、特色食品、工艺品等。装满旅游行囊,留下旅行回忆。创新科技,体验升级——大国用强大的工具吸引客户。依托“中国天眼”,贵州平塘打造特色天文小镇。天文体验馆、天文时空塔等科技感十足,提供科普讲解、星空观测、观星民宿体验。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省酒泉将开发航天科研产品和路线;内蒙古额济纳旗结合胡杨林风光、黑水城遗址等自然文化资源,推出“航天科研+”产品,带领游客走世界、看星空。沉浸式体验加速新产品发布。各地积极推动各类沉浸式文旅应用场景发展,涵盖演艺、主题公园、大型沉浸式娱乐空间等多种场景、街区、展览馆、夜游。四川泸定的“飞翔夺取泸定桥”和“过河”全感官互动空间项目,融入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红军夺取泸定桥的体验。 “失落的法老”展览采用VR技术,高精度还原金字塔内部结构。上海首展11个月吸引观众10万人次,票房突破3000万元,带动商圈消费破亿元。武汉黄鹤楼景区推出“黄鹤楼之夜”沉浸式光影表演体验项目。聚焦黄鹤楼千年历史文化,精选园区8处美景,融合现代光影技术,展现黄鹤楼之美晚上。跨界融合惊喜五年来,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交通、商业等领域成功融合,催生更多新业态、新产品。 “体育+旅游”举办一场比赛,燃烧一座城市——“带着比赛去旅行”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村超”、“村BA”的出现,让榕江这个贵州小镇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体育场内,乡村队员们激烈厮杀,董歌、苗芦舞轮番上阵。比赛前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漫步侗族苗寨,探寻隐藏在山水之中的民族文化。 “苏超”靠“耍花招”出圈,“跟着苏超游江苏”创意不断。文旅市场和“第二场景”活动丰富观赏体验,周边景区、村庄十分美丽受欢迎的。此外,登山、徒步、马拉松等户外体育赛事在美丽的地方举行,吸引游客参加比赛、赏景、玩耍。冰雪旅游是冬天的一大亮点。全国已建成国家级滑雪场26个,仅20个,2025年春节假期就接待游客287.57万人次。河北崇礼滑雪场已建成密园云顶乐园、太舞滑雪小镇等9个滑雪场,已成为高端滑雪聚集地。新疆阿勒泰滑雪场年积雪期长达6个月以上。 2024-2025雪季,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清日狼山四大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全国冰雪旅游新线路一一上线,一系列冰雪旅游欢乐季活动将持续举办。新疆热雪节ival暨吉林长白山粉雪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交通+旅游”,最美的风景在路上——现代邮轮旅游的成功。国内首艘大型邮轮“阿依达·幻城号”首航商业邮轮,以创意、沉浸式娱乐、时尚购物、创意空间为游客打造“船上秀美秀”。旅游列车越来越近了。从亲子游、游学游,到红色游、养生游,各种特色的旅游列车穿行在神州大地,让游客一票畅游快游慢行。据统计,去年我国组织运营旅游列车1860列,搭载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开行旅游列车972列,同比增长23.2%。 “乐游长三角”、“京铁乐游”、“熊猫专列”等高级旅游列车“国际列车·什邡”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深受老年游客喜爱。航空与旅游结合亮点颇多,低空产品不断进化。游客乘坐直升机俯瞰北京司马台长城、乘坐热气球欣赏甘肃张掖七彩丹霞、乘坐滑翔伞观赏秀峰瀑布 远处的江西庐山。 “机票+酒店”、“机票+景区”套餐有很多折扣。浙江温州、山东日照、福建三明等地开通了前往景区的免费、优惠航班。机场和飞机机身不断融入文化和旅游元素。西安西机场博物馆允许 国际旅客带走了“长安记忆”。东航“国博”主题彩绘飞机成为集文化、航空、旅游为一体的“航空博物馆”技术跨越国界。 “商业+旅游”意味着一个产业发展起来,所有产业都发展起来——商业区正在成为旅游目的地。商圈、商场、免税店、市场等。不仅提供商品,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体验。北京王府井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成都春熙路等商业街名品云集,客流如云。长沙杉杉奥特莱斯汲取岳麓山、浏阳河、橘子洲等“山水城市”元素,将商圈升级为展示湖湘文化的“活剧场”。 “东北第一早市”沉阳小河沿早市长390米,有近500个摊位。特产、东北特产、蔬菜水果、衣服鞋子等一应俱全,吸引着游客。 “十四五”期间”,旅游产品不断更新,跨界融合不断深化,旅游体验充满幸福感。未来,“诗与远方”前景广阔,旅游必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实惠感和幸福感。(本报记者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