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的6月10日至11日,各大车企集体行动引起了行业“巨大震动”——包括广汽、东风、一汽、吉利、比亚迪等17家车企。此外,不少整车厂也承诺确保60天内完成对车商的返利支付。汽车企业缩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付款周期被视为解决行业痛点和管理“参与式”竞争的关键一步。紧接着,工信部于7月9日开通了“重点汽车企业账期承诺履行情况网上问题(建议)报告”窗口,为供应商提供了畅通的报告渠道,汽车业务的承诺进入了“可验证”阶段。 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双方共同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秩序的工作,并重申将进一步推进压缩供应商付款期限等工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徐海东8月份表示,在结算账期过程中,车企需要准备资金,包括收款、启动、付款等相关流程,以及相关的供销合同。目前,一汽、东风、长安等主要央企,广汽、上汽、北汽等主要国有企业,以及吉利、长城等民企,以及大力士、理想、小鹏等新业态企业都在积极应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统计显示,各大车企已经在行动。面临哪些挑战和实施60天付款周期和返利周期面临哪些困难?车企及上下游企业该如何制定良好的发展规划?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邀请企业和专家参加“车圈圆桌会议”共同探讨。 【圆桌嘉宾】张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高级汽车行业分析师刘锡和 京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杨先生 江浙地区供应商总监 【核心观点】1、汽车产业可以助力构建“大河有水、小河有水”的产业生态系统。 2、“60天支付周期”在实施期间能否真正落地,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共同监管。汽车行业发展需要企业规范和自律尝试;二是要进行相关产业链规范健康的体系建设。 3、需要警惕的是,部分车企可能会以缩短开票周期为由,要求供应商做出价格让步,导致供应商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Image/IC Image 60天付款期带来变化,有助于缓解供应链压力。新京报贝壳财经:车企承诺60天付款期会给汽车供应链和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张宏:合理的账期管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平衡资金流和成本控制,同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首先,减轻了供应商的资金压力。相比之前的120天甚至200天,60天的付款周期缩短了供应商回笼资金的时间,LPS 缓解了这一问题。融资并减少因资本转移不足而造成的供应链中断。二是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减少支付周期不均匀带来的摩擦和不确定性,增强产业链整体稳定性和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车企可能会以缩短付款周期为由,要求供应商做出价格让步,导致供应商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缩短账期是车企响应规则、防止竞争“介入”的重要一步。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法案期限的缩短意味着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支付更多的款项,这对他们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动用储备金、增加短期借款或加快销售回款以维持收支平衡。对全行业来说,实施60day支付周期将有助于构建“大河有水、小河有饱”的产业生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水平。刘锡和:短期来看,上游供应商的资金撤离速度将大大加快,供应链状况将得到改善。过去长期覆盖的资金可以更快地回流到企业中,这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原材料采购、员工工资支付、短期债务偿还等,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将显着增强。通过明确60天付款周期,供应商可以更加精准地计划生产,稳定原材料采购节奏,降低因资金波动造成供应中断的风险,保证整车生产的连续性。以汽车底盘制造为例,资金的稳定流动可以保证钢材、橡胶等原材料按时足量供应,避免因原材料不足而导致底盘制造能力下降,影响整车装配进度。从中长期来看,它将重塑整个汽车供应链生态系统。底盘供应商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推动产品升级。同时帮助下游供应商优化生产流程,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杨总:我们是一家布局全球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我们在国外的业务比例很高,与全球大多数汽车品牌都有合作。一般来说,海外车企的付款周期较短,一般在1-3个月内。国内车企的付款周期一般为3-6个月,部分车企为6-12个月。这长期债务问题将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难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前瞻性研发和产能扩张。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供应商来说,它威胁着企业的生存。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相辅相成。今天我们看到各大车企规定付款周期为60天。我们很高兴看到行业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希望看到行业“重质量轻价格”。进一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新京报贝壳财经:“60天核算期”具体实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克服?张宏: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细节的模糊性。账户期限的计算方法、不同的付款方式(如现货兑换或接受孩子的建议)等问题,而且汇票承兑期限与账期的关系尚不明确,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如果会计期间的起点是根据收货或开票来计算的,则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二是管理和执行问题。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车企的承诺更多基于行业内的资信和自律,这使得车企在执行会计期间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可能会导致执行会计期间的影响打折扣。三是供应链企业的资金压力。供应链企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别无选择。为了降低成本,汽车公司可能会发行票据而不是现金支付,增加供应链公司的成本。此外,提前兑现票据还需支付一定的回收费用。四是自律和价格战的压力。在市场竞争和资金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仅靠行业自律并不能保证承诺的落实。部分车企可能因资金压力而推迟付款,进一步加剧供应链资金紧张。因此,车企需要明确计费周期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以确保实际操作与承诺一致。行业要加强执法和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增强行业自律,确保车企能够恪守60天付款周期的承诺。同时,行业协会的介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价格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供应商和车企利益,保证资金顺利转移,促进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严景辉:由于负债期限较长,车企将财务压力上移至供应链层面、上至经销商层面,从而减轻了自身的财务压力。一些大型整车厂实力相当雄厚,加剧了中小企业供应商和销售商的经营困难。对于车企来说,首先要严格遵守这个目标。二是进一步组织自身生产管理和资金管理,提高相关管理能力,放低姿态,转变强势态度。 “60天支付周期”能否有效落实,一是取决于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合监管,以及企业的自律和规范;二、需要进行相关产业链规范健康的体系建设。刘锡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主机厂和供应商需要共同应对挑战。支付周期的收缩可能会给整车厂的资金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这将迫使整车厂优化自身资金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避免再次向供应链传递压力。政策的实际落实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比如,实施过程中如何通过受理、延长流程等方式避免“变相延长”账期,让问题真正得到改善,而不是空喊口号。潮起潮落合作才能互利共赢。新京报壳牌金融:整车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包括零部件企业之间应该如何形成良好的循环?刘锡和:汽车产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少整车厂率先收缩了付款条件,这对制造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都将起到示范作用。鼓励其他行业大企业关注供应商付款问题,推动构建公平健康的商业生态,增强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杨总:海外车企与供应商的合作更加紧密、持续。比如我们与德国车企合作生产尖端产品时,整车厂商不仅分担研发成本,还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kum合作时,以日系车为例,付款期限可以控制在更短的时期。许多外国汽车公司对供应商的掠夺性投标持谨慎态度。这些都是合理的质疑过低的报价能否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的稳定,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最低价原则中标。我们与多家海外车企签订了全生命周期订单。在实施过程中,当原材料价格下降时,我们可以与车企重新谈判,车企往往可以向供应商付款。进入国外领先车企的供应商名单比较困难,因为它们不仅对技术和产品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也有很高的标准。然而,一旦进入他们的供应商系统,往往可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张宏:汽车企业的需求决定产品方向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例如,高性能电池、电驱动系统等零部件需求大幅增长,促使零部件企业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汽车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可以帮助零部件企业拓展市场,而大型汽车企业的全球销售网络也可以为零部件企业提供更广泛的品牌覆盖。零部件企业对汽车企业起到支撑作用。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和质量。企业零部件改造能力也给汽车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新型轻量化材料部件的应用将帮助车企满足更严格的油耗标准。双方通过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健康发展。例如,签订长期合同合作协议可以保证部分企业的稳定订单,让其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进行持续的技术改进和生产优化;还能保证汽车企业零部件的稳定供应,降低供应风险。同时进行合理的收入分配,根据双方在产品研发、劳动力、制造方面的贡献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长期稳定的合作。此外,开展深度合作研发项目,共同投入资源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共享研发成果,例如联合研发自动驾驶相关零部件、整车集成技术等;加强信息共享,车企立即发信息零部件企业的市场需求、产品规划、技术标准等信息,零部件企业会向整车企业介绍生产进度、技术问题等,避免生产盲目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还可以组建产业联盟或创新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源,共同攻克汽车重大技术难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张兵 编辑 林子 校对 杨娟娟 王欣